绝缘电阻表的精度等级的表示
绝缘电阻表主要用于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的测量对于保证电气设备产品质量,保护工作人员和运行设备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绝缘电阻表属于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由于它的读数以兆欧为单位,所以俗称“兆欧表”。 绝缘电阻表的工作原理 电气工程中常需要用绝缘电阻表测试绝缘材料的绝缘电阻,它们的阻值在几百到几千兆欧,并且随着测试值的增大,绝缘电阻表的相应量程电压增大。 绝缘电阻表由手摇发电机和磁电系比率计构成,其工作原理与万用表相似,只是在测量电阻的电路中设有电源,如图1所示。 由于绝缘电阻的阻值大,必须有较高的电压才能得到足够的灵敏度,因此绝缘电阻表中配有一台手摇发电机,它是随着绝缘电阻表的量程而配比的发电机,量程越高,配用发电机的发生电压越高,配用的发电机从500~2500V,额定转速为120r/min。 绝缘电阻表的测量机构如图1a所示,它与磁电系仪表相似,但它有两个线圈,两个线圈呈一定角度固定到轴上,固定部分为 磁铁。绝缘电阻表中设有游丝,电流由无反作用力矩的导流丝引入,线圈中的环形铁心有缺口,并且铁心和 磁铁磁极之间的气隙不均匀。因此气隙中的磁场不均匀,线圈转动在不同位置所产生的力矩不同,从而使指针的偏转角与两线圈中的电流比率成正比,因此把这种测量机构称为比率计。 绝缘电阻表准确度等级的表示 绝缘电阻表是国家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在使用前必须按照检定规程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绝缘电阻表是否符合其准确度等级,主要是通过基本误差的检定来判断的。在JJG622-1997《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中,对于绝缘电阻表准确度等级分5级:1.0、2.0、5.0、10.0、20.0,其基本误差是用相对误差表示的。在标度尺测量范围(有效范围)内,每条选定分度线的基本误差应不超过所对应绝缘电阻表的准确度等级。以前生产的绝缘电阻表的基本误差是按标尺弧度定义的,即以仪表的弧长误差与标尺总弧长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由于基本误差表示方法的不同,按旧标准和新标准生产的绝缘电阻表准确度等级产生了很大的区别。例如:对于原来的1.0.1.5级表,其基本误差是按标尺弧长表示的,目前这种用弧长表示的准确度等级仍在使用。那么新的检定人员在检定绝缘电阻表时,不注意表盘上的准确度等级的标志,误将原来弧长表示的1.9级表,当成现在用相对误差表示的(。可级表,在检定结果判定时,就会出现严重错误,其实它相当于用相对误差表示的准确度等级为10.0级表。按照JJG622-1997《绝缘电阻表(兆欧表)》检定规程中表1的规定,下面将绝缘电阻表准确度等级及允许示值误差与允许弧长误差作了一个表,便于对照。
晶闸管为什么两端要对接电阻电容
一、晶闸管(可控硅)两端为什么并联电阻和电容在实际晶闸管(可控硅)电路中,常在其两端并联RC串联网络,该网络常称为RC阻容吸收电路。 我们知道,晶闸管(可控硅)有一个重要特性参数-断态电压临界上升率dlv/dlt。它表明晶闸管(可控硅)在额定结温和门极断路条件下,使晶闸管(可控硅)从断态转入通态的 电压上升率。若电压上升率过大,超过了晶闸管(可控硅)的电压上升率的值,则会在无门极信号的情况下开通。即使此时加于晶闸管(可控硅)的正向电压低于其阳极峰值电压,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因为晶闸管(可控硅)可以看作是由三个PN结组成。 在晶闸管(可控硅)处于阻断状态下,因各层相距很近,其J2结结面相当于一个电容C0。当晶闸管(可控硅)阳极电压变化时,便会有充电电流流过电容C0,并通过J3结,这个电流起了门极触发电流作用。如果晶闸管(可控硅)在关断时,阳极电压上升速度太快,则C0的充电电流越大,就有可能造成门极在没有触发信号的情况下,晶闸管(可控硅)误导通现象,即常说的硬开通,这是不允许的。因此,对加到晶闸管(可控硅)上的阳极电压上升率应有一定的限制。 为了限制电路电压上升率过大,确保晶闸管(可控硅)安全运行,常在晶闸管(可控硅)两端并联RC阻容吸收网络,利用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的特性来限制电压上升率。因为电路总是存在电感的(变压器漏感或负载电感),所以与电容C串联电阻R可起阻尼作用,它可以防止R、L、C电路在过渡过程中,因振荡在电容器两端出现的过电压损坏晶闸管(可控硅)。同时,避免电容器通过晶闸管(可控硅)放电电流过大,造成过电流而损坏晶闸管(可控硅)。 由于晶闸管(可控硅)过流过压能力很差,如果不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是不能正常工作的。RC阻容吸收网络就是常用的保护方法之一。
下一篇:梅州合金贴片电阻厂家原装授权代理